如何及時預防或減少極端事件的發生
發布時間:2022-10-30 21:02:18 瀏覽量:
繪畫投射教你如何及時預防或減少極端事件的發生
案主信息:56歲,男,已婚。
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,這是一個名人,已經自殺了,有的人會問“已經自殺,你為什么要來講?”
我們來看看繪畫投射研究的神奇性,非常巧的是這個人是2016年自殺的,他大概在2007年或者2009年畫了張畫。
這告訴我們一個什么問題呢?想死的人不是今天突然想起來,自殺的人一定有一個比較長期的心理想法和斗爭的過程。
我比較認同日本和我們中國的專家研究,研究繪畫投射會發現人想死的話就一定會有潛意識基礎。
這個人死之前我沒有看到這張畫,如果看到可能我就會告訴他的朋友或者家人。反過來看這個人,他在七八年前就想死了,當然最后有事件發生觸發他下定決心。
首先他的畫都是涂黑的,樹冠頂端被切割,代表他的人生的目標還是比較高的,但是由于環境所限,他的目標沒有辦法實現,他做的工作非常特殊,級別比較高。而且他畫的果實也是黑的,說明他想獲得人生成果,結果卻獲得不了。
樹干代表情緒和情感,他畫里樹干發生很大的扭曲,即他的童年是不快樂的。
通過原生家庭的區域,可以看到樹枝都是向下的,發生了兩次彎曲,而且整個樹干對于樹來講是比較細的,也就是說他本人的情緒還是比較脆弱的。
最后我對這個人的生平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,找了他很多好友的微博去看,其實在他小時候,他媽媽又找了一個爸爸,這個后爸盡管對他很好,但是他覺得不好。
所以很多人在問他的時候,都說童年他總是比較內向,他不太說只是苦苦一笑,但是從畫中我們看到他的童年經歷非常坎坷,或者說非常不快樂。
他的現在家庭這個枝非常短,這也是我們不愿意公開他身份的原因。他死了以后,他的妻子還寫了一封信。婚姻是雙方的事情,可能他妻子認為他們的婚姻關系還不錯,但這個人本人要求還是蠻高的,他自己覺得婚姻并不幸福。他有一個摯友,曾經問過他在微博里寫的婚姻怎么樣?說他的微博歷史是這樣寫的,寫到這他苦苦一笑,沒有回答,說明他的婚姻也不幸福。
一個人童年不快樂,婚姻又不幸福,事業想做又沒辦法做,即使做再大的官,你也感覺沒意義。
更重要的是,這個樹貌似開放,實際上是封閉的,就是他內在的痛苦,不向別人去表述,不跟別人分享就沒人知道。
畫中的樹根是暴露的,樹根暴露對樹來講叫生活的不穩定感,在他工作的環境中他總感覺到不穩定,不知道哪天出事,他的生存安全性受到威脅,最后他也是死于這個原因。
其實他在我們國內專業地位還是比較高的,但是能力沒有得到發展,而且他又不愿意跟別人講,其實他早就有想死的想法,只是缺乏動因。
最后工作中有一個事件觸發了他,他的單位發生了一件跟他沒有直接關系的事情,但由于他是單位負責人,最后讓他承擔責任,叫他寫檢查。最后他選擇于晚上9點時分在工作場所自殺。
我們可以反推,即使不知道這個人的職業,也能看出,樹干比較細是自殺的標志之一。
我們知道,自殺前一定有心理活動,而這個心理活動通過語言是表達不出來,或者說他不講。在沒有實施自殺行為以前,我們怎么知道這個人有自殺的想法或動機或意念呢?繪畫投射是目前發現自殺唯一有效的辦法。